![]() 基於可選擇音訊模式之音訊組態
专利摘要:
一種裝置之一作業系統自執行於該裝置上之一應用程式接收識別該應用程式起作用所需要使用之硬體資源之一類別的資料。該類別映射至該裝置之一指定硬體資源集合。該作業系統亦自該應用程式接收識別一模式之資料。該模式對應於一硬體資源集合之一預期用途且映射至與該預期用途一致之一硬體資源設定群組。該作業系統向該應用程式分配映射至該類別之一特定硬體資源集合。該作業系統遵照映射至該模式之一特定設定群組來組態該特定硬體資源集合中之一或多個硬體資源。 公开号:TW201303617A 申请号:TW101119201 申请日:2012-05-29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William G Stewart;Andrew E Rostaing;Anthony J Guetta;Eric J Johnson;Gregory R Chapman;Deepak Iyer;Douglas Wyatt 申请人:Apple Inc; IPC主号:G06F3-00
专利说明:
基於可選擇音訊模式之音訊組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遵照預期用途模式來組態裝置之硬體資源設定之技術,該模式係由執行於該裝置上之應用程式指定。 優先權之主張 本申請案根據35 U.S.C.§ 119主張2011年6月3日申請之名為「基於可選擇音訊模式之音訊組態(AUDIO CONFIGURATION BASED ON SELECTABLE AUDIO MODES)」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493,359號的優先權,該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係關於以下美國專利及美國專利申請案,該等專利及專利申請案中每一者之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2008年6月28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第7,861,008號名為「MEDIA MANAGEMENT AND ROUTING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2007年6月28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824,320號名為「DATA-DRIVEN MEDIA MANAGEMENT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2008年4月18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106,187號名為「DATA-DRIVEN MEDIA MANAGEMENT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2009年3月16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405,212號名為「ENHANCEMENTS TO DATA DRIVEN MEDIA MANAGEMENT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及2010年12月28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980,277號名為「MEDIA MANAGEMENT AND ROUTING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此章節所描述之方法為可推行之方法,但未必為先前已設想或推行之方法。因此,除非另有指示,否則不應假定此章節所描述之方法中任一者僅僅由於其包括於此章節中而被視為先前技術。 計算裝置常常可處置多種類型之媒體之記錄及播放。可藉由計算裝置記錄及播放之媒體常常包括眾多形式/格式之視訊及眾多形式/格式之音訊。在此等計算裝置內,許多應用程式可競爭記錄或播放媒體。在手持型計算裝置內可試圖記錄或播放媒體之應用程式類型之實例包括(例如)電話應用程式、網頁瀏覽器、電子郵件應用程式、簡訊服務(SMS)、音樂播放器及視訊播放器。 在計算裝置內,記錄或播放媒體之各種軟體應用程式皆可爭奪使用各種音訊資源,且具有用於如此操作之不同規則及協定。此等規則及協定中之一些可隨著應用程式不同而發生衝突。 為了使事物進一步複雜化,許多計算裝置亦具有多個可能輸入及輸出以用於記錄及播放媒體。舉例而言,手持型計算裝置可具有線路輸出埠、頭戴式受話器埠、銜接埠及多個揚聲器,其中每一揚聲器可伺服不同功能且具有不同能力。 一種用以處置用於計算裝置之記錄及播放資源之應用程式當中之爭用的方式係以邏輯來設計每一應用程式以檢查該裝置之設定狀態,從而使每一應用程式自身決定何處、何時及如何記錄或播放其媒體。不幸地,在使用此方法的情況下,每一軟體應用程式開發者不得不實施用於行為樹之程式碼,該行為樹試圖考量可影響裝置上之媒體記錄及播放之因素種類。其結果可為藉由比必要更複雜之應用程式制定的次佳媒體處置決策。 本發明在隨附圖式之諸圖中係藉由實例而非藉由限制予以說明,且在諸圖中類似參考數字指代相似元件。 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目的,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透徹理解。然而,將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踐本發明。在其他情況下,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之結構及裝置以便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 概觀 一種裝置之作業系統維護類別識別符與硬體資源集合之間的已儲存映射集合。作業系統進一步維護模式識別符與可應用於該等硬體資源集合中之各種集合之設定群組之間的已儲存映射集合。每一設定群組對應於一硬體資源集合之不同預期用途,使得當用該等設定來組態該集合中之硬體資源時,該等硬體資源變得經特別適當地組態以用於對應預期用途或目的-即使此組態對於該等硬體資源之所有可設想使用可能不理想。 作業系統自執行於裝置上之應用程式接收指定類別識別符之資料,類別識別符識別應用程式起作用所需要使用之硬體資源集合。作業系統亦自應用程式接收指定模式識別符之資料。作業系統向應用程式分配映射至已儲存映射集合中之已識別類別之特定硬體資源集合。作業系統遵照映射至已儲存映射集合中之模式之特定設定群組來組態特定硬體資源集合中之一或多個硬體資源。 本發明之實施例允許裝置經組態以用於特定使用且用於特定應用情境。 實例手持型裝置 本文所描述的用於處置裝置內之媒體播放之技術可應用於任何類型之電子裝置,對於該電子裝置,多個應用程式爭奪有限播放資源。諸如個人數位助理及行動電話之手持型電子裝置僅僅為該等技術可被應用之裝置之實例。然而,出於解釋目的,將參考手持型裝置給出該等技術之實例。 圖1展示實例手持型裝置100。圖1所說明之手持型裝置僅為實例,使得除了圖1所示之裝置以外之裝置亦涵蓋於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之精神及範疇內。如圖1所示,裝置100至少包含顯示器180(其可為觸敏式或可不為觸敏式)、主揚聲器104、電話接收器/揚聲器108、用於頭戴式受話器(僅聽)或頭戴式送受話器(聽及說)之插口112、無線傳輸器/接收器116(諸如(但不限於),Bluetooth®),及線路輸出埠120(適合於由(例如)較大家庭音訊系統使用之銜接台)。手持型裝置亦可包括螢幕鎖定按鈕140。亦可包括其他類型之揚聲器、按鈕、開關及音訊埠。如所陳述,裝置100僅為一個可能實施例,使得本文所描述之技術不獨佔式地限於裝置100。 電話接收器/揚聲器108可相似於習知電話內所使用之接收器。顯示器180之觸敏式版本有時可描繪小鍵盤,小鍵盤又可在被觸摸時產生聲音。 裝置100進一步包含靜音開關132及振動構件136。經由顯示器180藉由存取載入於裝置100上之軟體應用程式而可得到用於啟用/停用振動構件136之機構。 可駐留於裝置100上之軟體應用程式包括(但不限於)電子郵件、電話、語音郵件、網頁瀏覽器、簡訊服務(SMS)、用於音樂或視訊之娛樂播放器、相機及幻燈片(具有音樂伴奏)。 揚聲器可播放小鍵盤聲音(喀嚦聲)且向使用者通知某些步驟及按鍵動作可不合邏輯或不容許(嗶聲)。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更動此策略。 圖2為說明手持型裝置之功能組件的方塊圖。裝置202包括資源204A至204N。資源204A至204N可包括揚聲器、插口、埠、開關、顯示器、麥克風,等等。不同揚聲器(諸如,擴音器及電話接收器揚聲器)可定位於裝置上之不同部位(例如,正面、背面、左側、右側、頂部、底部,等等)。不同麥克風可定位於裝置上之不同部位(例如,正面、背面、左側、右側、頂部、底部,等等)。資源204A至204N亦可包括可以軟體實施之功能模組,諸如,信號處理模組。 作業系統206執行於裝置202上。作業系統206維護類別映射表208及模式映射表210,類別映射表208及模式映射表210兩者皆持久地儲存於裝置202之儲存媒體內。各種應用程式212A至212N亦執行於裝置202上。應用程式可經由網際網路連接而下載至裝置202且持久地儲存於裝置202之儲存媒體內。通常,應用程式212A至212N請求使用來自作業系統206之資源204A至204N之各種組合,作業系統206充當資源204A至204N之管理器。作業系統206藉由選擇待至少暫時分配至請求應用程式之資源集合而對此等應用程式請求作出回應。應用程式212A至212N藉由調用由作業系統206向應用程式212A至212N公開之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I)之方法來請求使用資源204A至204N。作業系統206維護指示哪些資源204A至204N在任何給定時間分配至哪些應用程式212A至212N之記錄。 類別映射表 如上文所論述,作業系統206維護類別映射表208。圖3為說明類別映射表之實例的方塊圖。參看圖3,類別映射表302包括多個輸入項304A至304N。輸入項304A至304N中每一者包括唯一類別識別符306。輸入項304A至304N中每一者將該輸入項之類別識別符映射至分離資源集合308。每一此類資源集合可指示資源204A至204N之不同子集。舉例而言,輸入項304A可將第一類別識別符映射至僅包括資源204A及204B之第一資源集合,而輸入項304B可將第二類別識別符映射至僅包括資源204B及204C之第二資源集合,而輸入項304C可將第三類別識別符映射至僅包括資源204A、204B及204C之第三資源集合。 在開發應用程式212A至212N之前,向該等應用程式之開發者公開類別映射表302之類別中每一者之能力/預期用途的摘要描述。因此,應用程式212A至212N之開發者意識到映射至每一不同類別識別符之資源集合。開發者使用此知識以設計及程式設計應用程式212A至212N,使得該等應用程式請求該等應用程式起作用所需要使用之資源204A至204N之正確子集(亦即,資源204A至204N之如下子集:在無該子集的情況下,該等應用程式不能正確地起作用,且在無該子集的情況下,該等應用程式可在不可用於分配時終止或可設法啟動來自不同類別之替代資源)。因為類別映射表302中之每一資源子集映射至不同類別識別符,所以應用程式開發者可建立應用程式212A至212N,使得該等應用程式藉由參考對應於該等應用程式所需要之資源204A至204N之子集的類別識別符而向作業系統請求各種資源204A至204N。舉例而言,知道應用程式212A僅需要資源204A及204B(且可在無任何其他資源的情況下正確地起作用)之開發者將知道輸入項304A將第一類別識別符映射至僅包括資源204A及204B之第一資源集合。因此,該開發者可編碼應用程式212A以調用由作業系統206公開之API之資源請求方法,從而將第一類別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以指示應用程式212A需要資源204A及204B之分配。對於另一實例,知道應用程式212B僅需要資源204B及204C(且可在無任何其他資源的情況下正確地起作用)之開發者將知道輸入項304B將第二類別識別符映射至僅包括資源204B及204C之第二資源集合。因此,該開發者可編碼應用程式212B以調用由作業系統206公開之API之資源請求方法,從而將第二類別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以指示應用程式212B需要資源204B及204C之分配。 有益地,藉由使資源204A至204N之子集與不同類別識別符相關聯,類別映射表302消除使應用程式將多個參數傳遞至資源請求方法之需要,每一參數識別資源204A至204N中之一分離資源;代替地,可將單一類別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類別識別符可映射至通常由應用程式212A至212N之某些片段(例如,遊戲應用程式、視訊聊天應用程式、僅語音聊天應用程式、音訊播放應用程式,等等)使用之資源204A至204N之子集,使得此等類別識別符可由需要資源204A至204N之相同一般類別之多個應用程式再使用。在不同裝置之類別映射表中,同一類別識別符可映射至不同資源集合,此係因為不同裝置可擁有不同資源集合。因此,在第一裝置中,特定類別識別符可映射至第一資源集合,而在第二裝置中,該同一特定類別識別符可映射至第二資源集合。 在一實施例中,輸入項304A至304N中每一者另外指示該輸入項(且因此另外該類別)之預設模式識別符310。輸入項304A至304N中每一者可指示不同預設模式(但一些輸入項可共用預設模式)。下文更詳細地論述模式。 模式映射表 如上文所論述,作業系統206維護模式映射表210。圖4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模式映射表之實例的方塊圖。參看圖4,模式映射表402包括多個輸入項404A至404N。輸入項404A至404N中每一者包括唯一模式識別符406。輸入項404A至404N中每一者將該輸入項之模式識別符映射至分離設定群組408。設定群組通常指示用於資源204A至204N中之各種資源之組態設定。舉例而言,用於輸入項404A之設定群組可指示用於第一揚聲器之第一音量設定,及用於麥克風之第一敏感度設定,而用於輸入項404B之設定群組可指示用於第一揚聲器之第二不同音量設定,但無用於任何麥克風之敏感度設定,而用於輸入項404C之設定群組可指示用於第二揚聲器之第三不同音量設定,及用於麥克風之第二不同敏感度設定。因此,不同設定群組可含有用於資源204A至204N中之不同資源之設定。儘管多個設定群組可含有用於資源204A至204N中之一特定資源(例如,特定麥克風或揚聲器)之設定,但用於該特定資源之設定可在該等設定群組之間變化。舉例而言,儘管兩個設定群組皆可含有用於資源204A之設定,但第一設定群組可指定用於資源204A之第一設定,而第二設定群組可指定用於資源204A之第二設定。每一設定群組可指示一或多個(資源、設定清單)對,其中給定對中之設定清單指示可應用於該對之資源之可設定屬性的值。 通常,每一設定群組係關於資源204A至204N之子集之不同預期用途或目的。實際上,映射至特定設定群組之模式識別符可呈字串之形式,該字串向開發者暗示對應於該模式之預期用途或目的。一設定群組可指定對於第一類型之應用程式尤其適當之設定,此在於用該等設定來組態資源子集會使該類型之應用程式出於其目的而最佳地起作用;但該等設定對於第二類型之應用程式可完全地不適當且不合適。相似地,另一設定群組可指定對於第二類型之應用程式尤其適當之設定,此在於用該等設定來組態資源子集會使該類型之應用程式出於其目的而最佳地起作用;但該等設定對於第一類型之應用程式可完全地不適當且不合適。 在不同情況下,多個不同模式可應用於同一資源集合。相反地,單一模式可應用於不同資源集合。經由類別表與模式表之分離而使設定與資源解耦會允許較大的模式通用性及增加的模式再使用。有益地,此解耦會避免原本可能會在要求每一類別具有一個且僅一個對應及靜態設定群組時引起的類別之潛在增生。應用程式開發者可用其已經定義之設定群組來關注現有模式,以便定位對於其應用程式最適當之該等模式。 在開發應用程式212A至212N之前,向該等應用程式之開發者公開模式映射表402之模式中每一者之能力/預期用途的摘要描述。因此,應用程式212A至212N之開發者意識到映射至每一不同模式識別符之設定群組。開發者使用此知識以設計及程式設計應用程式212A至212N,使得該等應用程式請求用於將分配至該等應用程式之資源之最適當設定群組。因為模式映射表402中之每一設定群組映射至不同模式識別符,所以應用程式開發者可建立應用程式212A至212N,使得該等應用程式請求藉由參考對應於特定設定群組之模式識別符而遵照該特定設定群組來組態該等應用程式之已分配資源。舉例而言,知道應用程式212A具有第一預期用途且因此知道分配至應用程式212A之資源應藉由與該使用一致之設定進行組態的開發者將知道輸入項404A將第一模式識別符映射至指定對於該第一預期用途適當(甚至理想)之設定之第一設定群組。因此,該開發者可編碼應用程式212A以調用由作業系統206公開之API之資源請求方法,從而將第一模式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以指示由應用程式212A請求之資源將根據第一設定群組中之設定進行組態。對於另一實例,知道應用程式212B具有第二預期用途(不同於第一預期用途)且因此知道分配至應用程式212B之資源應藉由與該使用一致之設定進行組態的開發者將知道輸入項404B將第二模式識別符映射至指定對於該第二預期用途適當(甚至理想)之設定之第二設定群組。因此,該開發者可編碼應用程式212B以調用由作業系統206公開之API之資源請求方法,從而將第二模式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以指示由應用程式212B請求之資源將根據第二設定群組中之設定進行組態。 在一實施例中,當應用程式212A至212N中任一者調用作業系統206之資源請求方法時,該應用程式將類別識別符及零或多個模式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回應於該方法之調用,作業系統206向應用程式分配資源204A至204N中經由類別映射表302映射至類別識別符之資源(若該等資源可用)。另外,若將模式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則作業系統206以回應方式用經由模式映射表402映射至模式識別符之設定群組中所指定之值來組態分配至應用程式之資源。在一實施例中,若未將模式識別符作為參數傳遞至該方法,則作業系統206表現得似乎映射至類別映射表302中之指定類別識別符之預設模式識別符已作為參數而傳遞,且以回應方式用經由模式映射表402映射至類別之預設模式識別符之設定群組中所指定的值來組態分配至應用程式之資源。在不同裝置之模式映射表中,同一模式識別符可映射至不同設定群組,此係因為不同裝置針對相同資源可需要不同設定。因此,在第一裝置中,特定模式識別符可映射至第一設定群組,而在第二裝置中,該同一特定模式識別符可映射至第二設定群組。 與設定之直接應用程式控制之對比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與如下系統形成對比:在該等系統中,應用程式直接控制用於該應用程式所使用之資源之設定。在此等系統中,應用程式直接設置音訊硬體。在此等系統中,應用程式將明確地設置該等應用程式所需要之任何音訊處理。在此等系統中,應用程式將直接選擇該等應用程式將使用之音訊輸入及輸出。在此等系統中,每一應用程式自身將以對於該應用程式有意義之方式來設置裝置之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每一應用程式具有對硬體資源設定之「手動」控制。 舉例而言,在容許設定之直接應用程式控制之系統中,接受音訊輸入之應用程式可能已直接組態裝置之麥克風之增益。對於另一實例,此應用程式可能已直接組態裝置之若干輸入(例如,插入至行動電話裝置之頭戴式送受話器插口中之麥克風,及/或經由同一行動電話裝置上之通用串列匯流排(USB)而接收之數位輸入)中的哪些將用以接受音訊資料,及用於該等輸入之設定將為何種設定。應用程式自身可能已個別地且分離地指定及組態對於該應用程式有意義之音訊輸入。對於另一實例,在此等系統中,應用程式可能已分離地且個別地直接指定將由該應用程式用來處理經由指定音訊輸入而接收之音訊輸入之各種演算法及軟體處理模組。應用程式可能已分離地指定影響該應用程式將在任何特定時段內處理之資料厚塊之大小的特定潛時設定。應用程式可能已分離地指定傳入音訊資料將被取樣之取樣速率。相似地,此應用程式可能已指定用於裝置之音訊輸出資源之設定。顯著地,此等應用程式可能已分離地且個別地指定此等元件中每一者;可能已對應用程式開發者造成以個別方式處置每一資源及其設定之負擔。 在根據直接應用程式控制方案而操作之每一應用程式分離地指定其自己的資源及設定且不考慮其他應用程式可能操作之方式的情況下,不保證在各種不同應用程式(甚至是具有相似目的之應用程式)將使用及組態裝置之資源的方式中將存在任何邏輯。另外,根據直接應用程式控制方案,每一應用程式可能需要經特定地程式設計以在指定該應用程式將使用之資源及設定之前判定供執行該應用程式之裝置的種類(例如,iPhone、iPod或iPad)。執行於iPhone上之同一應用程式相比於(例如)執行於iPad上之應用程式可能具有對其可用之顯著不同的資源集合,且對於一種裝置上之資源適當且合適的設定對於另一種裝置上之資源可能不適當或合適,此潛在部分地係歸因於每一裝置上之資源之不同大小及相對位置。應用程式開發者已發現,特定地程式設計應用程式以不同地組態其應用程式在執行於各種不同裝置上時將使用之資源係繁重的。 類別與模式之對比 美國專利第7,861,008號名為「MEDIA MANAGEMENT AND ROUTING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揭示裝置之硬體資源之不同子集可映射至不同類別識別符的技術。在使用此技術的情況下,執行於裝置上之應用程式可向裝置之作業系統通知該應用程式將使用映射至特定類別識別符之資源子集,而非分離地且個別地指定該應用程式將使用之每一裝置資源。具有相似目的且因此傾向於使用相似資源之應用程式在向作業系統請求將裝置之資源之子集分配至該等應用程式時可指代同一類別識別符。因此,使用此等資源類別會簡化應用程式開發者之任務,應用程式開發者可易於定位最好地符合其應用程式之資源需要的已記載類別。當此等資源類別之使用變得在應用程式開發者當中被廣泛地採納時,具有相似目的及使用(例如,語音聊天)之應用程式將傾向於展現關於其所使用之資源的類似及期望行為(歸因於該等應用程式指定相同資源類別),藉此緩和可熟悉具有相似目的之不同應用程式之使用者的學習曲線;一應用程式中之音訊輸入、開關或按鈕很可能具有與另一應用程式中之同一音訊輸入、開關或按鈕之功能相同的功能,只要該等應用程式大體上具有相同目的即可。 另外,因為一類型之裝置(例如,iPhone)之作業系統相比於另一不同類型之裝置(例如,iPad)之作業系統可經設計成將特定類別識別符映射至潛在不同的資源集合,所以應用程式開發者沒有補償各種類型之裝置所提供之資源之差異的負擔;藉由程式設計應用程式以指代類別識別符而非分離的個別資源,應用程式開發者向作業系統添加補償不同裝置類型當中之資源供應之差異的負擔。程式設計應用程式以向作業系統指定該應用程式想要使用之資源之特定類別的能力使應用程式開發者更易於開發在具有不同硬體及處理資源之眾多不同裝置類型上起作用的應用程式。 本文所揭示之技術將識別符至子集映射觀念自純粹裝置資源類別擴展至資源設定模式。本文所揭示之技術添加關於具有特定設定之裝置資源之組態的抽象層。在使用本文所揭示之技術的情況下,應用程式開發者除了程式設計其應用程式以指定映射至該應用程式將使用之裝置資源子集之類別識別符以外,亦可程式設計其應用程式以指定映射至應供組態該等裝置資源之設定群組之模式識別符。因此,本文所揭示之技術使應用程式開發者無需以應用程式碼個別地且分離地指定應供組態每一分離資源之設定。取而代之,在使用本文所揭示之技術的情況下,應用程式開發者可程式設計其應用程式以向裝置之作業系統指定對於該應用程式之目的(例如,僅語音聊天模式,或音訊記錄模式,或語音及視訊聊天模式,其中每一者可能藉由非常不同之資源組態最好地伺服)最適當之特定設定模式。主要目的為音訊/視訊記錄之不同應用程式可共用對於記錄目的最佳之第一設定群組,而主要目的為音訊/視訊聊天之不同應用程式可共用對於聊天目的最佳之第二不同設定群組。 在使用此等技術的情況下,具有相似目的之應用程式之開發者將傾向於程式設計其應用程式以在組態其已分配資源時指代相似的已記載模式識別符。因此,具有相似目的之應用程式將傾向於具有相似資源設定,藉此增加具有不同但相似目的之應用程式之使用者將使其用於該等應用程式之資源設定之期望得到滿足的可能性。 因此,當資源類別識別符映射至裝置資源子集(諸如,硬體資源及軟體處理資源)時,設定模式識別符代替地映射至將供組態裝置資源之設定群組。如上文所論述,除非明確地指定不同模式,否則每一類別視情況可映射至將應用於該類別之資源之預設模式。 資源及設定之獨佔式調解 根據本文所揭示之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作業系統向應用程式公開可供該等應用程式指定類別識別符及模式識別符之介面。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作業系統以將規避此介面之任何方式防止應用程式直接保留裝置資源之使用。因此,在本發明之此等實施例中,作業系統代表應用程式有效地調解裝置資源之保留,而非允許該等應用程式更直接保留該等裝置資源。 模式實例及應用程式目的 僅音訊/視訊記錄模式所需要之資源組態設定不同於音訊/視訊聊天模式所需要之資源組態設定,即使兩個模式中所使用之資源中之一或多者為相同資源。用於一模式之增益結構對於另一模式將不適當;用於一模式之適當類比增益位準設定不同於用於另一模式之適當類比增益位準。用於一模式之理想音訊取樣速率將不為用於另一模式之理想音訊取樣速率。 對於更特定實例,在關於具有音訊及視訊傳輸及接收能力之行動電話裝置(例如,iPhone)之設定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定義至少兩個分離模式且將該等模式映射至不同模式識別符。映射至第一模式識別符之第一模式為「視訊記錄模式」。映射至第二模式識別符之第二模式為「語音聊天模式」。 在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當應用程式指定「視訊記錄模式」時,作業系統將根據預設而使該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入經由裝置之頂部麥克風而非裝置之底部麥克風被獲得。另外,作業系統將向頂部麥克風施加第一指定麥克風增益值。另外,作業系統將經由經特定地調諧以用於視訊記錄目的之處理模組(潛在地在軟體中實施)(諸如,音調等化模式、動態處理模組,等等)之第一數位信號處理(DSP)鏈而路由應用程式之已接收音訊輸入資料。另外,作業系統將根據預設而使來自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出引導至裝置之內建式擴音器(而非由吾人舉至耳朵之裝置接收器)。所有此等設定映射至「視訊記錄模式」識別符。 藉由對比,在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當應用程式指定「語音聊天模式」時,作業系統將根據預設而使該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入自裝置之底部麥克風而非頂部麥克風被獲得。另外,作業系統將經由處理模組(再次潛在地在軟體中實施)之不同於第一DSP鏈之第二DSP鏈來路由應用程式之已接收音訊輸入資料。不同於上文所論述之第一DSP鏈,第二DSP鏈不會在將回音消除應用於自內建式麥克風所獲得之信號之前將動態處理應用於該信號,此係因為動態處理可導致對於回音消除器不良之非線性失真。另外,作業系統將在某些情況下將指定最小及最大輸出音量值施加至麥克風及頭戴式受話器。另外,當使用裝置之內建式麥克風時,作業系統將使來自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出引導至裝置之接收器(由吾人舉至耳朵)而非根據預設而引導至裝置之擴音器。另外,作業系統將允許藍芽頭戴式送受話器在此模式中用於信號路線內。所有此等設定映射至「語音聊天模式」識別符。 儘管上文描述兩個特定模式(每一模式具有用以組態裝置之硬體及軟體資源之不同設定群組),但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任何特定模式集合。各自映射至不同設定群組之各種不同模式涵蓋於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中。 應注意,「視訊記錄模式」及「語音聊天模式」皆表達不同應用程式目的,或以裝置將被操作之方式表達根本上不同之意圖,每一意圖要求顯著不同之設定群組。「視訊記錄模式」預料到裝置將類似於攝錄影機被使用,該裝置經固持成遠離使用者之臉,其中該裝置之攝影機經引導朝著焦點而非使用者。與此對比,「語音聊天模式」預料到裝置將類似於電話被使用,該裝置經固持成靠近使用者之臉,其中該裝置之接收器相對靠近使用者之耳朵。即使每一類型之應用程式所使用之裝置資源集合可具有至少某一最小重疊,但用於甚至該等資源之適當或理想設定對於該等類型之應用程式仍可顯著地不同。 解決衝突模式設定 在一些情況下,一裝置可同時地執行多個應用程式。此等應用程式中每一者可請求使用不同模式。潛在地,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執行應用程式之模式可針對同一裝置資源(例如,麥克風或揚聲器)指定不同設定。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應於判定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應用程式已請求之模式中已產生衝突(此在於該等應用程式對於同一資源需要不同設定),作業系統自動地執行以優先權為基礎之衝突解決方式。 若作業系統判定兩個模式互斥,使得在一應用程式之模式應用於特定資源時另一應用程式不能適當地起作用,則作業系統可選擇該等應用程式中之一者且僅承兌選定應用程式之請求以將其模式之設定應用於特定資源。 信號路線 如美國專利第7,861,008號名為「MEDIA MANAGEMENT AND ROUTING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所揭示,可用信號將在裝置內行進通過之路線來映射類別識別符。每一路線可指示輸入資源、零或多個處理資源及/或輸出資源之序列。舉例而言,特定路線可能指示經由裝置之頂部麥克風而接收之音訊輸入待傳遞至音調等化器模組,音調等化器模組之已處理輸出待傳遞至回音消除模組,回音消除模組之已處理輸出待傳遞至應用程式。對於另一實例,特定路線可能指示藉由應用程式產生之音訊輸出待傳遞至音調等化器模組,音調等化器模組之已處理輸出待傳遞至動態處理模組,動態處理模組之已處理輸出待傳遞至裝置之擴音器。不同類別識別符可映射至不同路線。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應於應用程式將特定類別識別符指定至作業系統,作業系統建立藉由該特定類別識別符指定之路線,且使信號資料遵循該路線。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模式識別符映射至指示將供組態該路線內之指定資源及指定模組之設定的設定群組。此等設定可包括(例如)類比增益位準、音訊取樣速率,及/或數位信號處理模組鏈-各自包括數位信號處理模組、最小及/或最大音量位準等等之序列。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回應於應用程式將特定模式識別符指定至作業系統,作業系統遵照映射至特定模式識別符之設定來組態該路線內之硬體資源及處理模組。因此,當路線內之元件處理信號資料時,該等元件以由已供組態該等元件之設定規定的方式處理信號資料。 實例流程 圖5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用於遵照模式識別符來組態裝置之資源之實例技術的流程圖。在區塊502中,執行於裝置上之作業系統自執行於裝置上之應用程式接收識別硬體資源之特定類別之類別識別符。特定類別為若干類別中之一者,其中每一類別在類別映射表中映射至裝置之資源之不同子集,但一些子集之元件可與其他子集共用。特定類別被映射至之資源表示應用程式起作用所需要使用之資源集合。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作業系統接收類別識別符以作為應用程式設計介面向應用程式公開之方法之參數。 在區塊504中,作業系統判定是否自應用程式接收到模式識別符。在一實施例中,作業系統接收模式識別符以作為應用程式設計介面向應用程式公開之方法之參數-潛在地為供作業系統接收類別識別符之同一方法。若模式識別符由應用程式指定,則控制轉至區塊508。或者,若模式識別符未由應用程式指定,則控制轉至區塊506。 在區塊506中,作業系統將模式識別符設定為映射至類別映射表中之類別識別符之預設模式識別符。控制轉至區塊508。 在區塊508中,作業系統向應用程式分配映射至類別識別符之資源子集中之資源中每一者的使用。 在區塊510中,作業系統建立識別資源及/或處理模組之序列或鏈之路線,對於應用程式,信號(諸如,音訊信號)待通過該路線而傳遞。模式亦可影響路線選擇。類別及模式合作以影響路由。 在區塊512中,作業系統遵照映射至模式映射表中之模式識別符之設定群組來組態已建立路線內之資源及/或處理模組之設定。區塊512之操作視情況可包括以上文所論述之方式解決針對同一資源指定不同設定之模式之間的衝突。 在使用上述技術的情況下,應用程式更明確地向供執行該等應用程式之裝置指明其預期目的,使得該裝置可更適當地且理想地組態將由該等應用程式使用之資源之設定,而該等應用程式無需分離地且個別地指定用於該等應用程式將使用之每一分離資源之設定。 硬體概觀 根據一實施例,本文所描述之技術係藉由一或多個專用計算裝置實施。專用計算裝置可經硬連線以執行該等技術,或可包括經持久地程式設計以執行該等技術之數位電子裝置(諸如,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可包括經程式設計以按照韌體、記憶體、其他儲存器或組合中之程式指令來執行該等技術之一或多個通用硬體處理器。此等專用計算裝置亦可組合定製硬連線邏輯、ASIC或FPGA與定製程式設計以實現該等技術。專用計算裝置可為桌上型電腦系統、攜帶型電腦系統、手持型裝置、網路連接裝置,或併入硬連線及/或程式邏輯以實施該等技術之任何其他裝置。 舉例而言,圖6為說明可供實施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電腦系統600的方塊圖。電腦系統600包括用於傳達資訊之匯流排602或其他通信機構,及與匯流排602耦接以用於處理資訊之硬體處理器604。硬體處理器604可為(例如)通用微處理器。 電腦系統600亦包括耦接至匯流排602以用於儲存待藉由處理器604執行之資訊及指令之主記憶體606,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其他動態儲存裝置。主記憶體606亦可用於在執行待藉由處理器604執行之指令期間儲存暫時變數或其他中間資訊。此等指令在儲存於可為處理器604所存取之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中時將電腦系統600呈現為經定製以執行指令中所指定之操作之專用機器。 電腦系統600進一步包括唯讀記憶體(ROM)608,或耦接至匯流排602以用於儲存用於處理器604之靜態資訊及指令之其他靜態儲存裝置。提供儲存裝置610(諸如,磁碟或光碟)且將其耦接至匯流排602以用於儲存資訊及指令。 電腦系統600可經由匯流排602而耦接至用於向電腦使用者顯示資訊之顯示器612,諸如,陰極射線管(CRT)。包括文數字按鍵及其他按鍵之輸入裝置614耦接至匯流排602以用於向處理器604傳達資訊及命令選擇。另一類型之使用者輸入裝置為用於向處理器604傳達方向資訊及命令選擇且用於控制顯示器612上之游標移動之游標控制件616,諸如,滑鼠、軌跡球,或游標方向按鍵。此輸入裝置通常具有在兩個軸線(第一軸線(例如,x)及第二軸線(例如,y))上之兩個自由度,此情形允許該裝置在一平面中指定位置。 電腦系統600可使用定製硬連線邏輯、一或多個ASIC或FPGA、韌體及/或程式邏輯來實施本文所描述之技術,定製硬連線邏輯、一或多個ASIC或FPGA、韌體及/或程式邏輯結合電腦系統而使電腦系統600成為專用機器或將電腦系統600程式設計為專用機器。根據一實施例,本文中之技術係藉由電腦系統600回應於處理器604執行主記憶體606中所含有之一或多個指令之一或多個序列而執行。此等指令可自另一儲存媒體(諸如,儲存裝置610)被讀取至主記憶體606中。主記憶體606中所含有之指令序列之執行使處理器604執行本文所描述之程序步驟。在替代性實施例中,可代替或結合軟體指令來使用硬連線電路。 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儲存媒體」指代儲存使機器以特定方式操作之資料及/或指令之任何非暫時性媒體。此類儲存媒體可包含非揮發性媒體及/或揮發性媒體。非揮發性媒體包括(例如)光碟或磁碟,諸如,儲存裝置610。揮發性媒體包括動態記憶體,諸如,主記憶體606。常見形式之儲存媒體包括(例如)軟性磁碟、可撓性磁碟、硬碟、固態磁碟機、磁帶或任何其他磁性資料儲存媒體、CD-ROM、任何其他光學資料儲存媒體、具有孔圖案之任何實體媒體、RAM、PROM及EPROM、FLASH-EPROM、NVRAM、任何其他記憶體晶片或卡匣。 儲存媒體不同於傳輸媒體,但可結合傳輸媒體予以使用。傳輸媒體參與在儲存媒體之間傳送資訊。舉例而言,傳輸媒體包括同軸電纜、銅線及光纖,包括包含匯流排602之導線。傳輸媒體亦可呈聲波或光波(諸如,在無線電波及紅外線資料通信期間所產生之聲波或光波)之形式。 各種形式之媒體可涉及將一或多個指令之一或多個序列攜載至處理器604以供執行。舉例而言,該等指令最初可攜載於遠端電腦之磁碟或固態磁碟機上。遠端電腦可將指令載入至其動態記憶體中且使用數據機經由電話線而發送指令。在電腦系統600本端之數據機可接收電話線上之資料且使用紅外線傳輸器以將資料轉換成紅外線信號。紅外線偵測器可接收紅外線信號中所攜載之資料,且適當電路可將資料置於匯流排602上。匯流排602將資料攜載至主記憶體606,處理器604自主記憶體606擷取指令且執行該等指令。藉由主記憶體606接收之指令可視情況在供處理器604執行之前或之後儲存於儲存裝置610上。 電腦系統600亦包括耦接至匯流排602之通信介面618。通信介面618向網路鏈路620提供雙向資料通信耦接,網路鏈路620連接至區域網路622。舉例而言,通信介面618可為整合服務數位網路(ISDN)卡、電纜數據機、衛星數據機,或向對應類型之電話線提供資料通信連接之數據機。作為另一實例,通信介面618可為區域網路(LAN)卡以向相容LAN提供資料通信連接。亦可實施無線鏈路。在任何此類實施中,通信介面618發送及接收攜載表示各種類型之資訊之數位資料串流的電信號、電磁信號或光學信號。 網路鏈路620通常經由一或多個網路而向其他資料裝置提供資料通信。舉例而言,網路鏈路620可經由區域網路622而向主機電腦624或向藉由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626操作之資料設備提供連接。ISP 626又經由現在通常被稱為「網際網路」628之全球封包資料通信網路而提供資料通信服務。區域網路622及網際網路628皆使用攜載數位資料串流之電信號、電磁信號或光學信號。經由各種網路之信號及在網路鏈路620上且經由通信介面618之信號為傳輸媒體之實例形式,該等信號將數位資料攜載至電腦系統600及自電腦系統600攜載數位信號。 電腦系統600可經由網路、網路鏈路620及通信介面618而發送訊息及接收資料(包括程式碼)。在網際網路實例中,伺服器630可能經由網際網路628、ISP 626、區域網路622及通信介面618而傳輸用於應用程式之經請求程式碼。 經接收程式碼可在其被接收時藉由處理器604執行,及/或儲存於儲存裝置610或其他非揮發性儲存器中以供稍後執行。 在前述說明書中,已參考可隨著實施不同而變化之眾多特定細節而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因此,本說明書及圖式應被認為具有說明性意義而非限制性意義。本發明之範疇的唯一且獨佔式之指標以及由本發明之申請人預期為本發明之範疇的內容為請求項集合之文字及等效範疇,該等請求項以此等請求項發佈之特定形式自本申請案發佈,包括任何後續修正。 100‧‧‧手持型裝置 104‧‧‧主揚聲器 108‧‧‧電話接收器/揚聲器 112‧‧‧插口 116‧‧‧無線傳輸器/接收器 120‧‧‧線路輸出埠 132‧‧‧靜音開關 136‧‧‧振動構件 140‧‧‧螢幕鎖定按鈕 180‧‧‧顯示器 202‧‧‧裝置 204A‧‧‧資源 204B‧‧‧資源 204N‧‧‧資源 206‧‧‧作業系統 208‧‧‧類別映射表 210‧‧‧模式映射表 212A‧‧‧應用程式 212B‧‧‧應用程式 212N‧‧‧應用程式 302‧‧‧類別映射表 304A‧‧‧輸入項 304B‧‧‧輸入項 304C‧‧‧輸入項 304N‧‧‧輸入項 306‧‧‧類別識別符 308‧‧‧資源集合 310‧‧‧預設模式識別符 402‧‧‧模式映射表 404A‧‧‧輸入項 404B‧‧‧輸入項 404C‧‧‧輸入項 404N‧‧‧輸入項 406‧‧‧模式識別符 408‧‧‧設定群組 600‧‧‧電腦系統 602‧‧‧匯流排 604‧‧‧硬體處理器 606‧‧‧主記憶體 608‧‧‧唯讀記憶體(ROM) 610‧‧‧儲存裝置 612‧‧‧顯示器 614‧‧‧輸入裝置 616‧‧‧游標控制件 618‧‧‧通信介面 620‧‧‧網路鏈路 622‧‧‧區域網路 624‧‧‧主機電腦 626‧‧‧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 628‧‧‧網際網路 630‧‧‧伺服器 圖1為手持型裝置的方塊圖;圖2為說明手持型裝置之功能組件的方塊圖;圖3為說明類別映射表之實例的方塊圖;圖4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模式映射表之實例的方塊圖;圖5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用於遵照模式識別符來組態裝置之資源之實例技術的流程圖;及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電腦系統的方塊圖。
权利要求:
Claims (14) [1] 一種方法,其包含:自一應用程式接收識別硬體資源之複數個類別中硬體資源之一特定類別的第一資料,該應用程式需要使用該特定類別之硬體資源來起作用;其中該複數個類別中之每一類別映射至供執行該應用程式之一裝置之一不同硬體資源集合;自該應用程式接收識別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特定模式的第二資料;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每一模式(a)對應於一硬體資源集合之一不同預期用途,且(b)映射至可應用於硬體資源且與該預期用途一致之一不同設定群組;及回應於接收到該第一資料及該第二資料,(1)向該應用程式分配映射至該特定類別及該特定模式之一特定硬體資源集合,且(2)遵照映射至該特定模式之一特定設定群組來組態該特定硬體資源集合中之一或多個硬體資源;其中該第一資料不同於該第二資料;其中該方法係藉由一或多個計算裝置執行。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類別中之一第一類別至少指定該裝置之一第一音訊輸入及該裝置之一第一音訊輸出,其中該複數個類別中之一第二類別至少指定該裝置之一第二音訊輸入及該裝置之一第二音訊輸出,其中該第一音訊輸入不同於該第二音訊輸入,且其中該第一音訊輸出不同於該第二音訊輸出。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指定用於該裝置之一特定資源之一第一類比增益位準,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二模式指定用於該特定資源之一第二類比增益位準,其中該第一類比增益位準不同於該第二類比增益位準,且其中該特定資源為該裝置之一音訊輸入資源或該裝置之一音訊輸出資源。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指定待應用於一特定音訊信號之一第一音訊取樣速率,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二模式指定待應用於該特定音訊信號之一第二音訊取樣速率,其中該第一音訊取樣速率不同於該第二音訊取樣速率,且其中該特定音訊信號表示自該裝置之一特定音訊輸入資源所接收之音訊輸入或待藉由該裝置之一特定音訊輸出資源播放之音訊輸出。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指定待應用於一特定信號之數位信號處理器之一第一鏈,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二模式指定待應用於該特定信號之數位信號處理器之一第二鏈,其中該第一鏈不同於該第二鏈,且其中該特定信號為經由該裝置之一特定輸入資源而接收之一信號或待藉由該裝置之一特定輸出資源播放之一信號。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鏈包括在一特定信號饋送至一回音消除模組之前處理該特定信號之一動態處理模組,且其中該第二鏈不包括在該特定信號藉由該回音消除模組接收之前處理該特定信號之一動態處理模組。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指定用於該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入待經由該裝置之一第一麥克風而接收,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二模式指定用於該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入待經由該裝置之一第二麥克風而接收,且其中該第一麥克風定位於該裝置上之一部位處,該部位不同於該裝置上經定位有該第二麥克風之一部位。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指定來自該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出待經由該裝置之一第一揚聲器而傳輸,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二模式指定來自該應用程式之音訊輸出待經由該裝置之一第二揚聲器而傳輸,且其中該第一揚聲器定位於該裝置上之一部位處,該部位不同於該裝置上經定位有該第二揚聲器之一部位。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一模式指定用於該裝置之一特定硬體資源之一第一音量位準,其中該複數個模式中之一第二模式指定用於該特定硬體資源之一第二音量位準,且其中該第一音量位準不同於該第二音量位準。 [10] 一種方法,其包含:自一第一應用程式接收對應於供執行該應用程式之一裝置之一特定預期用途的一第一模式識別符;其中該第一模式識別符在一表中映射至用於該裝置之複數個資源之複數個設定;其中該裝置之該複數個資源包括(a)一音訊輸入資源及(b)一音訊輸出資源中至少一者;其中該表將複數個不同模式識別符映射至用於該裝置之不同資源子集之不同設定群組;及用該第一模式識別符被映射至之該複數個設定來組態該裝置之一或多個資源;其中該方法係藉由一或多個計算裝置執行。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一第二應用程式接收對應於該裝置之一第二預期用途的一第二模式識別符,其中該第二預期用途不同於該第一預期用途;其中該第二應用程式利用該第一應用程式所利用之同一資源集合;及用映射至該第二模式識別符之一或多個設定來組態該資源集合;其中映射至該第二模式識別符之該一或多個設定不同於映射至該第一模式識別符之該一或多個設定。 [12] 一種儲存指令之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在藉由一或多個計算裝置執行時致使執行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 [13] 一種系統,其包含用於執行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方法之構件。 [14] 一種裝置,其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音訊輸入;兩個或兩個以上音訊輸出;兩個或兩個以上數位信號處理模組;儲存一類別映射表之記憶體,該類別映射表(a)將至少一第一類別識別符映射至該等音訊輸入、該等音訊輸出及該等數位信號處理模組之一第一子集,且(b)將至少一第二類別識別符映射至該等音訊輸入、該等音訊輸出及該等數位信號處理模組之一第二子集;儲存一模式映射表之記憶體,該模式映射表(a)將至少一第一模式識別符映射至可應用於該等音訊輸入、該等音訊輸出及該等數位信號處理模組之一子集之一第一設定群組,且(b)將至少一第二模式識別符映射至可應用於該等音訊輸入、該等音訊輸出及該等數位信號處理模組之一子集之一第二設定群組;儲存一第一應用程式之記憶體,該第一應用程式(a)經由該第一類別識別符而指定該第一應用程式需要分配至該第一應用程式之該第一子集,且(b)經由該第一模式識別符而指定該第一應用程式需要應用於該第一子集中之資源之該第一設定群組;及儲存一第二應用程式之記憶體,該第二應用程式(a)經由該第二類別識別符而指定該第二應用程式需要分配至該第二應用程式之該第二子集,且(b)經由該第二模式識別符而指定該第二應用程式需要應用於該第二子集中之資源之該第二設定群組;其中該第一設定群組及該第二設定群組指定以下各者中至少一者:(1)類比增益位準、(2)音訊取樣速率、(3)數位信號處理器鏈、(4)該裝置之待用以接收音訊輸入之麥克風、(5)該裝置之待用以傳輸音訊輸出之揚聲器,及(6)最小或最大音量位準。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07895B|2015-11-11|基於可選擇音訊模式之音訊組態 CN105493069A|2016-04-13|用于分享媒体数据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KR20150129652A|2015-11-20|유저 통지 및 제어를 위한 탭 레벨에서의 음성 관리 US20170293465A1|2017-10-12|Playback manager US20130262687A1|2013-10-03|Connecting a mobile device as a remote control CN105630586B|2020-03-2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080186960A1|2008-08-07|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edia stream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068342B2|2017-01-25|複合属性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携帯端末機 JP6625383B2|2019-12-25|コンピュータで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オーディオ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ワイヤレス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US8693714B2|2014-04-08|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udio feature of a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CN107122158A|2017-09-01|播放信息提示音频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2014522521A|2014-09-04|複数の異なるファイル・ホストによるファイル・アクセス JP2020042799A|2020-03-19|イヤーセット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299037B2|2019-05-21|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udio output outlet CN106598540A|2017-04-26|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KR102226817B1|2021-03-11|콘텐츠 재생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처리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876394B1|2018-07-10|단말기에 미디어 데이터를 재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1783600A2|2007-05-09|Method for arbitrating audio data output apparatuses US20190196683A1|2019-06-27|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6909481A|2017-06-30|接口测试方法、接口测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90441B|2021-02-02|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 KR102144587B1|2020-08-13|전자 장치에서 표시 정보를 편집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50104128A|2015-09-14|그룹 통신에서 동적 화자 id 기반 미디어 처리를 위한 프레임워크 및 방법 JP2014123343A|2014-07-03|ファイル名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電子装置 TWI288879B|2007-10-21|An audio signal output devices and a method for arbitrating thereof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507895B|2015-11-11| US8838261B2|2014-09-16| WO2012166319A1|2012-12-06| US20150045921A1|2015-02-12| US20120310393A1|2012-12-06| US9411553B2|2016-08-09|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14258B|2014-02-17|2015-12-21|Hooloop Corp|語音管理方法及系統,及其電腦程式產品|US7561932B1|2003-08-19|2009-07-14|Nvidia Corporation|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ulti-channel audio| US7937417B2|2006-04-11|2011-05-03|Nokia Corpo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US8041438B2|2007-06-28|2011-10-18|Apple Inc.|Data-driven media management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7861008B2|2007-06-28|2010-12-28|Apple Inc.|Media management and routing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171177B2|2007-06-28|2012-05-01|Apple Inc.|Enhancements to data-driven media management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111837B2|2007-06-28|2012-02-07|Apple Inc.|Data-driven media management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ES2567129T3|2009-01-28|2016-04-20|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Codificador de audio, decodificador de audio, información de audio codificada, métodos para la codificación y decodificación de una señal de audio y programa de ordenador| US8402145B2|2009-03-16|2013-03-19|Apple Inc.|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8774955B2|2011-04-13|2014-07-08|Google Inc.|Audio control of multimedia objects|KR20130119285A|2012-04-23|2013-10-31|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클러스터 컴퓨팅 환경에서의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519708B2|2013-05-29|2016-12-13|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Multiple concurrent audio modes| US9225815B2|2013-07-23|2015-12-29|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Method and device for loudness level determination| US10164921B2|2014-03-12|2018-12-25|Stephen Davies|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networking| CN104133849B|2014-07-01|2018-02-02|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浏览器中进行声音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US10462593B2|2015-06-30|2019-10-29|Voyetra Turtle Beach, Inc.|Matrixed audio settings| KR20170082011A|2016-01-05|2017-07-13|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소리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70097484A|2016-02-18|2017-08-28|삼성전자주식회사|오디오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126174B|2016-06-16|2019-02-22|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种场景音效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55623B|2016-06-16|2017-11-14|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种音效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WO2020133455A1|2018-12-29|2020-07-02|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US201161493359P| true| 2011-06-03|2011-06-03|| US13/294,922|US8838261B2|2011-06-03|2011-11-11|Audio configuration based on selectable audio modes|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